当前位置:首页 > 指点迷津 > 正文内容

全国商品房建设交付保障行动,超7万亿贷款审批支持白名单项目

toodd5小时前指点迷津2

记者 辛圆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在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城市为单元,实施项目白名单制度。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的审批金额已经超过了7万亿元,有力保障了商品住房项目建设交付。

董建国还提到,在商品房销售方面,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做到“所见即所得”,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继续实行预售的,规范预售资金监管,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董建国表示,项目公司依法行使独立法人权利,企业总部履行投资人责任,项目交付前,严禁投资人违规抽挪项目公司销售、融资等资金,严禁抽逃出资或提前分红。

2024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协调机制。

2024年10月,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举行全国保交房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确保合规房地产项目“应进尽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作为今年房地产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多地积极推动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

例如,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6部门4月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强化房地产项目融资支持。优化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用好“白名单”,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建在售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应贷尽贷、应展尽展,力争授信总额达到2000亿元,到位资金达到1500亿元。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9月17日发布的《河南省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实施方案》要求,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常态化推动“白名单”项目融资,稳定房地产市场。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来应强化“白名单”项目贷后的合作监管,确保双方监管目标实现,建议住建部门要监管项目报建以后是否按进度进行,实控人、股东出资是否到位,金融部门按形象进度拨付贷款,共同确保项目进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phice.cn/54854.html

分享给朋友:

“全国商品房建设交付保障行动,超7万亿贷款审批支持白名单项目” 的相关文章

美妆巨头欧莱雅的下一个福地可能在海南

美妆巨头欧莱雅的下一个福地可能在海南

界面新闻记者 | 周芳颖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法国欧莱雅集团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半年报传递出一好一坏两个信号。 好消息是,中国市场在经历连续五个季度的低迷后首次重回增长轨道,成为带动北亚地区回暖的关键引擎。坏消息则是,受旅游零售持续疲软拖累,北亚整体业绩仍同比下滑1.1%,成为欧莱...

美国8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

美国8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

美国经济分析局9月26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环比上涨0.2%。...

康龙化成实验室事故致两员工死亡,公司总裁被建议扣除四成年薪

康龙化成实验室事故致两员工死亡,公司总裁被建议扣除四成年薪

近日,官方发布的调查报告,披露了知名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企业康龙化成(300759.SZ/03759.HK)一起实验室事故详情。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官网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今年6月3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区泰河路6号的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亡人事件,造...

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此前通过对外授权融资近5亿元

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此前通过对外授权融资近5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据港交所6月17日披露,岸迈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官网资料显示,岸迈生物成立于2015年,产品集中在临床阶段,企业创始人为吴辰冰。在自主创业之前,吴辰冰还在华东理工大学担任过讲师,在哈佛医学院从事过免疫学...

资产负债率92.58%,澳洋健康以时间换空间的资本赌局

资产负债率92.58%,澳洋健康以时间换空间的资本赌局

界面新闻记者 | 袁颖琪 澳洋健康(002172.SZ)正迎来关键的发展转折点。近日,这家公司71岁的创始人沈学如交棒,张家港经开区管委会成为新实控人。​ 根据公开的交易方案,澳洋集团计划以每股3.87元的价格,向张家港悦升科技合伙企业(下称悦升科技)转让其20%的股份,此次股权转让总价...

强一股份IPO隐忧,客户集中度高企与扩产合理性存疑

强一股份IPO隐忧,客户集中度高企与扩产合理性存疑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近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冲击科创板IPO迎来新动态,公司披露首轮问询函回复并更新了财务数据。 强一股份凭借2022-2024年营收翻倍、净利润激增超11倍的业绩表现,成为半导体IPO企业中的焦点。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公司却深陷 “客户高度集中且单客...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