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正文内容

阔别22年,分红型重疾险再度现身

toodd6小时前我爱学习4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在市场上消失22年之后,曾经红极一时的分红型重疾险或将回归市场。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健康保险未来发展划定思路。其中提到,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以分红型重疾险为主流,这一险种曾在2003年前后掀起销售热潮,然而,早期精算与风险管理体系不成熟,叠加分红机制的复杂性,使得销售误导、收益不透明等问题频发。彼时监管出手整顿,分红型重疾险逐步淡出市场。

如今,再次回归的分红型长期健康险,显然不再是过去的“旧瓶装新酒”,它的重启旨在探索健康险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

回归有望改变重疾险颓势

分红型健康险并非新鲜事物,在我国商业健康险发展的早期阶段,分红型重疾险曾一度风靡市场。2003年前后,这类兼具“保障+收益”的产品,以稳健分红和长期保障的双重卖点,迅速成为保险公司销售的主力。

但热潮之下隐忧渐显。彼时我国重疾险尚处起步期,精算与风险管理体系不够成熟,叠加分红设计后,产品条款更为复杂,销售误导、夸大收益等乱象频发。对保险公司而言,既要应对重疾保障的不确定性,又要管理分红分配的波动,运营难度与风险控制压力显著上升。

为规范市场秩序,2003年5月,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明确只有终身寿险、两全险和年金险三类产品可采用分红设计,重疾险被排除在外。自此,分红型重疾险逐步淡出市场。

如今,分红型长期健康险的重启,意味着监管正引导浮动收益型产品在健康险领域的规范化回归。这既是对保险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延伸,也释放出监管层希望激发健康险市场增长潜力的信号。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向界面新闻表示,分红型重疾险回归,一方面有助于在定价利率下调的背景下,通过浮动收益提升产品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也契合了消费者返还型或储蓄性产品的需求,有助于改变重疾险目前销售的颓势。

重疾险经历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市场渗透率已明显提升。华泰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末时生效的重疾险保单合计已达2.2亿件。由于大量的重疾险保单已出售给消费者,重疾险覆盖率大幅提升,市场从增量阶段进入存量阶段。2019-2020年重疾险已经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2021年在疫情等外部影响之下,出现了大幅下跌,并延续至今。

尽管重疾险的覆盖率较高,但从保障水平看,据业内推算,保额仅为10万~15万元左右,对于解决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仍存在较大缺口。

有保险业资深高管告诉界面新闻,重疾险目前的困境是因为保费过于高昂,性价比较低。“不是市场不需要重疾险,而是保险公司走偏了,不会卖保障型产品。现在应该转变观念,把保费降下来,面向大众群体去做业务。”他表示。

而分红型重疾险则有望通过分红间接达到降低保费的目的。

北美准精算师陈睿向界面新闻分析,在当前1.75%预定利率定价下,分红型重疾险的起始保费虽高于普通型产品,但其保额具备随分红累积而递增的机制,长期来看理赔金额往往更高。消费者在配置这类产品时,可以适度降低初始保额,通过后续分红实现保障的“动态增长”,从长期来看反而有助于优化保费支出,实现“花更少的钱,获得更高保障”的效果。

缓解利差损难题

在业内看来,分红型重疾险的回归也有望成为缓解保险公司头疼已久的利差损的“利器”。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当前寿险业利差损压力逐步增大。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下降至1.9%左右,2025年上半年,上市保险公司平均净投资收益率已下降至3.0%,而当前保证负债成本在3%左右,净投资收益率逐步接近刚性成本线。

化解利差损的方法,除了降低负债成本,还有就是拓宽利源。从利源结构看,估计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此外还有死病差和费差,占比较低。分产品看,健康险产品贡献较多死病差,储蓄型产品贡献较多利差,扩大健康险的销售有助于扩大死病差益,拓宽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

前述资深高管亦表示,要充分运用寿险生命表进行精细化定价与风险管理,提升死差益的稳定贡献。国际领先保险公司盈利的核心在于长期可持续的死差益积累,而非依赖利差收益驱动;相比之下,国内多数险企仍以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从4.025%一路降至2.0%。随着利率持续走低,传统寿险产品的收益吸引力减弱,行业正从“固定收益”模式向“浮动收益”模式转变。

尤其是自9月1日寿险产品正式步入“1%时代”,本轮利率调整采取了“非对称式”下调,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分红型为1.7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则为1.0%。

分红险下调幅度更为温和,体现出监管部门在稳健与市场活力之间寻求平衡的取向。业内人士指出,2%的预定利率已成为银保与个险销售的关键门槛,利率继续下行将使普通型寿险面临更大销售压力,而向浮动收益型、分红型等产品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

但无可否认的是,重疾险和分红险销售难度较高,分红型重疾险叠加两者,对于销售渠道的挑战更大,这也导致分红型重疾险带来的增量更容易成为头部公司的红利。

华泰证券预计,代理人渠道的深厚基础和持续投入,是决定保险公司在重疾险业务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次《意见》表示,“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才可以开展分红型重疾险业务,预计头部效应或更加明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phice.cn/39281.html

分享给朋友:

“阔别22年,分红型重疾险再度现身” 的相关文章

著名景观设计学家、“海绵城市”提出者俞孔坚在巴西坠机身亡,遇难时正拍摄纪录片|界面新闻 · 中国

著名景观设计学家、“海绵城市”提出者俞孔坚在巴西坠机身亡,遇难时正拍摄纪录片|界面新闻 · 中国

记者 辛圆 据澎湃新闻报道,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不幸遭遇坠机身亡,终年62岁。 报道称,俞孔坚和另外三人乘坐的飞机坠毁在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地区的阿基道阿纳市。俞孔坚此行是在潘塔纳尔地区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 界面新闻在北京时间周...

华莱士供应商百利食品冲刺IPO,本土汉堡驱动近20亿配料产业链

华莱士供应商百利食品冲刺IPO,本土汉堡驱动近20亿配料产业链

界面新闻记者 | 马越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百利食品在北交所的IPO进程进入关键阶段。根据公告信息,9月22日百利食品通过了广东证监局的IPO辅导验收,以及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报送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报材料。 普通消费者对于百利食品还很陌生,是因为它的产品大多数藏在...

IPO雷达 | 联讯仪器扭亏为盈背后,现金流转负、巨额募资合理性存疑

IPO雷达 | 联讯仪器扭亏为盈背后,现金流转负、巨额募资合理性存疑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8月15日,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讯仪器)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这家主攻电子测量与半导体测试设备的企业,正凭借反转的业绩冲刺资本市场。 曾在2022—2023年连续亏损的联讯仪器,借光通信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爆发,2024年实现盈利,公司营收三年间...

LME金属期货收盘普遍下跌

LME金属期货收盘普遍下跌

LME金属期货收盘普遍下跌,LME期铜收跌78美元,报10182美元/吨。LME期铝收跌3美元,报2656美元/吨。LME期锌收跌38美元,报2888美元/吨。LME期铅收跌13美元,报2002美元/吨。LME期镍收跌104美元,报15175美元/吨。LME期锡收涨63美元,报34503美元/吨。...

高负债赌局,澳洋健康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2.58%

高负债赌局,澳洋健康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2.58%

界面新闻记者 | 袁颖琪 澳洋健康(002172.SZ)正迎来关键的发展转折点。近日,这家公司71岁的创始人沈学如交棒,张家港经开区管委会成为新实控人。​ 根据公开的交易方案,澳洋集团计划以每股3.87元的价格,向张家港悦升科技合伙企业(下称悦升科技)转让其20%的股份,此次股权转让总价...

消失的她原型离婚案将择期宣判,当事人称庭审过程比预想顺利

消失的她原型离婚案将择期宣判,当事人称庭审过程比预想顺利

2025年9月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电影《消失的她》原型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离婚案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历经4个小时开庭后,王暖暖对媒体透露,离婚案还没有明确结果,法院将择期宣判。 王暖暖表示,今天庭审过程比预想顺利,整个庭审阶段已经全部结束了,后续不会再开庭审理...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