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 正文内容

清华大学处理违规报备和载客入校事件,多名教职工和学生受处分

toodd1周前 (10-03)趣味生活46

2025年9月28日,清华大学校内党政办等7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禁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校的警示通报。通报称,因存在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校并非法牟利等行为,2名教职工已被行拘,多名学生被处分。

据“清华大学学生处”微信公众号消息,警示通报介绍,近期,学校发生多起校内人员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校的情况,部分人员参与“黑导”“黄牛”活动牟利,严重扰乱校园秩序、影响校园安全。学校已联动公安机关,依法依规依纪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

案例显示,清华大学一教职工与校外黑导勾连,通过违规报备方式组织团队入校参观并非法牟利,涉案金额大,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10日。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经研究决定,对该教职工予以解聘处理。

另一教职工在网上发布招揽游客信息,其家属通过校内有证车辆搭载游客入校并非法牟利,涉案人数多,其本人及家属均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7日。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目前已取消其校园车证及家属入校权限,后续将依规依纪进行处理。

警示通报还披露,该校一学生在匿名交流平台看到预约入校研学的“求助帖”,后联系发帖人及自称研学机构工作人员的非法中介,为20余名校外人员违规报备入校并牟利;因预约系统数量限制,该学生还通过该平台招募“下线”,组织其他同学共同为校外人员报备入校并支付报酬。该学生牟利数额大,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该学生及其他涉事学生均被给予纪律处分,上缴违法所得,并暂停处分期内的报备权限。

另一学生在大三期间受同学、好友等校外人员请托,为10余名与本人无直接关联的校外人员违规报备入校并牟利,后被查处。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该学生受到警告处分,在处分解除前取消奖学金、荣誉称号、免试推荐研究生等的申请资格。该学生当年因此无法申请免试推荐研究生。

警示通报提示,师生员工及校内居民(家属)应共同维护校园公共秩序,确保入校访客身份真实、来访事由合理、报备程序正当,并提醒访客遵守法律法规和校园管理规定。严禁为他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有偿报备入校。持有校园车证或已报备车辆不得搭载未报备人员入校;禁止任何车辆违规揽客、从事非法营运或有偿搭载校外人员入校。

“学校不向任何机构或个人收取参观费用,请切勿轻信‘黑导’‘黄牛’等不实信息,以免造成财产损失。学校将加大巡查和惩处力度,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坚持‘查实必处、处罚必严’。”警示通报称。

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清华大学一直是北京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校园参观人数持续增加,但是,大量游客进校参观也给校内师生正常教学科研、办公生活秩序带来影响。近年来,清华大学实行预约制参观管理模式,同时保留了校内人员报备通行等入校渠道,这也给“黑车”“黑导游”和“黄牛”等违法违规人员谋利留下了操作空间。

界面新闻注意到,2024年暑假期间,该校保卫处就曾通报,近期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多起校内人员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校的情况,严重扰乱校园管理秩序,学校将依法依规依纪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按照《清华大学校园参观管理规定》,学校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直至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2024年1月1日也宣布,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公众参观需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即日起,清华大学进一步扩大校园开放规模。在保证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前提下,基于校园承载能力上限,有序推进校园开放,周末、节假日社会公众校园参观可预约数量由8000人增加至每日1.2万人以上,探索工作日校园开放,逐步实现校园保持常态化开放状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phice.cn/16416.html

分享给朋友:

“清华大学处理违规报备和载客入校事件,多名教职工和学生受处分” 的相关文章

WTI原油期货价格突破65美元/桶

WTI原油期货价格突破65美元/桶

WTI原油期货向上触及65美元/桶,最新报65.001美元/桶,日内上涨0.93%。布伦特原油涨0.79%,报69.123美元/桶。...

特朗普拟收回驻阿最大军事基地遭拒,阿富汗官员反对美军重返

特朗普拟收回驻阿最大军事基地遭拒,阿富汗官员反对美军重返

据环球网消息,当地时间9月18日晚,阿富汗临时政府就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收回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表态做出回应,明确拒绝美军重返阿富汗。 阿富汗外交部官员扎基尔·贾拉利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出,美国不能在阿富汗任何地区有军事存在。但阿富汗与美国需要进行沟通,以在相互尊重和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经济和政治关...

青岛官员张锡君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受贿3.17亿,终审获死缓并终身监禁

青岛官员张锡君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受贿3.17亿,终审获死缓并终身监禁

2025年9月26日,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锡君受贿一案。 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张锡君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扣押在案的张锡君受贿所得...

美妆巨头欧莱雅的下一个增长机遇指向海南

美妆巨头欧莱雅的下一个增长机遇指向海南

界面新闻记者 | 周芳颖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法国欧莱雅集团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半年报传递出一好一坏两个信号。 好消息是,中国市场在经历连续五个季度的低迷后首次重回增长轨道,成为带动北亚地区回暖的关键引擎。坏消息则是,受旅游零售持续疲软拖累,北亚整体业绩仍同比下滑1.1%,成为欧莱...

ST奥维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被列失信 1.86亿元占用资金恐难收回

ST奥维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被列失信 1.86亿元占用资金恐难收回

9月25日晚,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奥维”,002231.SZ)公告称,公司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上海东和欣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被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海东和欣及其关联方仍有1.86亿元资金占用款尚未...

强一股份IPO隐忧,客户集中度过高与扩产合理性存疑

强一股份IPO隐忧,客户集中度过高与扩产合理性存疑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近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冲击科创板IPO迎来新动态,公司披露首轮问询函回复并更新了财务数据。 强一股份凭借2022-2024年营收翻倍、净利润激增超11倍的业绩表现,成为半导体IPO企业中的焦点。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公司却深陷 “客户高度集中且单客...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